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不支持Flash
跳转到正文内容

陈敏:方言普通话与现代化都市的胸怀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0年07月07日13:02  珠江晚报

  广州市政协日前提交了“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”,希望在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的主时段用普通话播出,以适应来穗参赛和旅游的国内外宾客语言环境的需要。不料遭到众多“老广”联名抵制。某著名传媒人甚至在帖子上惊呼“粤语沦陷”,希图捍卫粤语播音。更有人说,这是“文化之争”。(7月6日《新快报》)

  如果说,广州市政协的建议,是企图取消或消灭粤语播音,那么,遭到大家的反对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但广州市政协并非要取消粤语播音,而是希望综合频道和主要频道的主要时段,改为普通话播音,即增加普通话节目而已,至于有那么大的反应吗?中国的方言多达几十种,但用方言播音的并不多。那么,他们的地方文化就消失了吗?当然没有。那怎么在广州,在这个至少有着2/5外来人的广州,增加一个普通话节目,就会让“粤语沦陷”? 广州文化果真就那么脆弱么?简直是杞人忧天!

  我相信,一百年前,不会有这个问题。再后退500年,更不会有这个问题。500年前,粤语文化绝对称得上是原生态。可是,那又怎么样呢?算盘是中国人的发明,但在电脑面前,估计没几个人愿意打算盘了。毛笔算是国粹吧,可有谁还用它写字呢?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变化,文化自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,要想完整地、一成不变地保护地方文化,最好是与世隔绝,或者干脆回到一千年前。

  一千年后,还会有“粤语沦陷”这个问题吗?我相信,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,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,那时候,所谓“粤语沦陷”问题,自然会成为笑谈。

  其实,语言就是个交通工具而已。它虽然具有文化的属性,但更主要的功能还是交流。在人口流动、信息爆炸的年代,语言不可能恪守它原始的状态而一成不变。变是绝对的,不变是相对的。在语言的运用上,从来就不存在谁压倒谁或谁输谁赢的问题。当“外来人”融入粤语地区,就是讲粤语的老大妈,为了把青菜卖给“北方佬”,恐怕也得学着说几句普通话,这是很自然的事情,与所谓“文化之争”何干?在不同语种的国家,如果要举办大型活动,其宣传用语,除了其本国语言之外,至少也要配上英语。这只是为了便于交流而已,说得堂皇一点,是为了“让外来人享受应有的信息获取权”,与“文化之争”或“文化沦陷”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。

  广州政协之所以提出增加一个普通话节目,也正是在亚运会即将在广州举行的大背景下说的。不仅如此,广州还肩负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的重任,因此, “广州应该有更开放、更包容的胸襟”,而不必斤斤计较于什么粤语文化的得失。

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0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